冰了3年的土鸡,放了5年的腊排骨!丽江人的冰箱里,有多少“老古董”?_食物_杨大妈_塑料袋

最近,一个关于“爸妈冰箱里的古董”话题引发热议。有不少丽江网友表示,平时没好好留意过,这次特地去翻了翻,真是大开眼界。

1年前的酸奶

2年前的半瓶蚝油、冰了3年的土鸡

放了5年的腊排骨

裹了五层塑料袋的冻肉(年限不可考)

干辣椒与剩半瓶的牛奶比邻而居

发芽的洋芋、发霉的番茄

在老一辈人眼里,冰箱就是时间静止器,只要把吃的放进去,就能够做到与天同寿。

你永远不知道你家的冰箱里,会有一个存在多少年的“老古董”。

那些塞满过期食材的冰箱,既承载着父母的关爱,也潜伏着健康危机。代际间这场关于食物储存的拉锯战,折射出两代人生活理念的深刻碰撞。

展开剩余87%

结婚已4年的小和,每次回娘家的首要任务就是看一看妈妈的冰箱,帮她做一次“断舍离”,还必须是“偷偷地”。

“难沟通啊,我想要让他们健康生活,他们说我不会过日子,难道吃过期发霉的东西就是会过日子?买菜每次都买一大包,遇到喜欢的生态猪肉恨不得买半头塞冰箱里,家里就两个人,根本吃不完。”

有时,小和觉得妈妈有点贪,贪买东西时讨价还价的快乐,贪打折处理的便宜,贪满满当当食物带来的安全感,甚至有点“囤货癖”。

“每次从冰箱整理出来要扔掉的东西,能被我妈‘抢’回去一半,已经放了好久的豌豆,她说这个原价5元1斤,她讲价讲到4元1斤,买3斤便宜3元;有‘哈喇味’的腊肉,她说是好友送的,扔了不礼貌;快和塑料袋融为一体的腌肉,她说腌得久才入味,那才是好味道;就连长霉点的番茄、饵块,都说只用把发霉的地方削掉就能吃了……”

更让小和无法理解的是,特意买的冰箱置物盒,要不是被塞得炸开,就是不知所踪,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塑料袋,理由是“用塑料袋能装更多”。

今年刚30岁的小李有着一样的困惑。“我家就住在城里,出门就是超市,但就是不知道我妈为啥要在冰箱里存那么多东西,好多都变质变味了也不舍得扔,每次说都是一句‘你们不吃我吃’。”

甚至有一次,小李吃了妈妈煮的“变质饵块”后,当天就急性肠胃炎到医院输液,就这样还被妈妈吐槽“你的肠胃太娇气,我这样吃了一辈子也没啥事”。

有人说,冰箱里满满当当的存货,是老人对抗不确定性的“护城河”,这种“冰箱囤积症”背后,是父母辈特有的生存智慧与情感寄托。

儿女结婚后,杨大妈和老伴住在原来的公寓。在她的生活里,满电的手机、家里的钥匙、鼓鼓的钱包和家里的冰箱是她的安全感四件套,“小时候我家人多,就希望天天吃饱穿暖。冰箱里装满菜,我想吃啥随时可以拿,而且菜放到冰箱里蔫一点儿也不怕嘛,反正早晚能吃完,不能坏一点儿就扔了,太浪费。”

与杨大妈相比,和大妈的2台冰箱像是全家人的“后备仓”:女儿爱吃的水果、儿子儿媳爱吃的海鲜、老伴的中药、自己在打折时抢到的蔬菜,“孩子们忙,有时候给他们买了东西或者熬了汤,他们没能回来拿,我就只好先放在冰箱里,这样他们随时回来就能吃了或拿走,我就是典型的养儿一百岁,常忧九十九。”

确实,上一辈经历过的困难时期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,物资匮乏所造成的那种深入骨髓的节俭也并非三言两语就能抵消的。当然背后除了“节俭”,不少爸妈的冰箱还承载着“随时给子女留口热饭”的牵挂。

当然,也有洒脱型爹妈,大大的冰箱里只有2根小小的冰棒,“现在生活这么便利,怎么开心怎么来”。

冷藏室的温度在4—8℃,这不是一个无菌的环境,食物久置或会产生李斯特菌、沙门氏菌,可能引发一系列相关病症。不要以为高温和加热会杀死全部细菌,这要看细菌的量,并不是完全能消除。

剩饭剩菜24小时后就会产生亚硝酸盐,而且每加热一次,细菌就完成了一次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“扩军”。且不说细菌,每次加热营养成分也会相应流失,比如维生素C,每加热一次大概会流失15%,反复加热,近乎等同于吃一个食物没用的“壳”。

当腊肉长出“白胡须”(盐霜结晶),这是腊肉的变质信号,必须丢掉;香肠外表渗出了油盐类的物质,这意味着脂肪已经开始氧化,这样的香肠钠含量很高,吃下去对血压影响相当大。

此外,香肠腊肉在冰箱里面冷冻很久,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、黄曲霉素,这些都是致癌刺客。干货、调料品不管存放在哪里,都有霉变的风险。冰箱里的腌腊制品,会产生油脂酸败,这一类油脂会诱发身体内慢性炎症。

所以,剩饭剩菜和开封的酸奶最好24小时内吃完,新鲜的蔬菜水果一般3—7天就该吃掉即使是冷冻的肉类,也不建议存放超过6—12个月。

最后

读本君整理了几个

冰箱收纳小Tips

希望对你有帮助

划分区域,合理布局,避免盲目堆积和乱塞。

食物贴上日期标签,养成定期记录、检查冰箱内食物的好习惯。

购物时适量采购,不囤积过多,把新鲜的食材放在显眼位置,提醒及时食用。

减少塑料袋的使用,可以用体积更大,内部可视化程度更高的玻璃保鲜盒替代。

肉类买回来后立马处理,切成几个小块储藏,避免反复解冻和食物污染。

剩的荤菜可在冷藏室保存,热的时候就放进冰箱,需用带盖的容器或保鲜膜密封冷藏,1—2天内食用,越早越好,再次食用时一定要加热至75℃以上才安全。

清炒蔬菜、螃蟹、鱼类、虾类建议不隔夜。

你家冰箱里最“古董”的食材是啥?

欢迎评论区晒图!

发布于:云南省
分享